广告位
首页 保险 八旬翁亲历重庆保险业4次沉浮

八旬翁亲历重庆保险业4次沉浮

昨天,记者获悉,太平人寿“寻访老太平”活动已于19日结束,收集到线索及资料上百条,大多数是关于太平人寿解放前在渝经营的线索、资料、图片等。最为难得的是,活动找到了一位87岁高龄…

  昨天,记者获悉,太平人寿“寻访老太平”活动已于19日结束,收集到线索及资料上百条,大多数是关于太平人寿解放前在渝经营的线索、资料、图片等。最为难得的是,活动找到了一位87岁高龄、从事保险工作近70年的老保险人赵同生先生。根据赵老回忆及热心市民提供的资料整理,清晰地展示了重庆保险业以及太平人寿在渝的发展历程。

  “重庆保险行业发展至今,已经有超过100年的历史了,作为从业近70年的老保险人,我亲历了重庆保险行业5个阶段中的其中4次,最近几年更是看到我市保险行业飞速发展,感到保险行业的春天已经来临。”赵老尽管已经87岁高龄,但谈到其毕生从事的保险行业,显得特别有精神。

  第一阶段

  外商独揽

  重庆保险行业的萌芽和起步发展,和外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赵老说,起步阶段主要在1906年到1929年,历时23年。

  1891年,重庆开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外国保险也乘机破门而入,抢占了重庆保险市场。1906年加拿大的永明保险在渝成立首家洋保险,随后,美商友邦人寿等洋保险大批入渝,保险成为洋人攫取高额利润的经济手段。

  第二阶段

  民族保险大力发展

  重庆保险行业的第二个阶段在1930年到1949年,典型特点是民族保险行业得到大力发展,但基本上是在夹缝中求生存。

  1930年,太平保险公司寿险部以及中国银行代理的中国保险公司寿险部两家寿险公司登陆重庆,而后又有多家民族保险入渝。其中规模最大、代理点最多的,就是1929年11月由“北四行”之一的上海金城银行投资开设的太平保险公司。太平保险当时在渝的地址就在第一模范市场11号(即现在的一院附近)。

  到上世纪40年代,受物价飞涨,货币贬值的影响,重庆保险业经营困难,举步维艰。抗日战争爆发后,受战乱影响,重庆保险业经营基本处于瘫痪状态。

  第三阶段

  保险接受改造继续发展

  1950年1月,中国人保首先开办了团体人身保险,主要服务对象是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主要通过单位工会等进行购买和宣传保险。

  太平人寿也得以继续发展。1956年,太平保险公司全部停止了国内业务,专注于海外业务的经营。

  第四阶段

  人寿保险停办20年

  保险行业在我市发展可谓历经坎坷。1958年,中国经历“大跃进”浪潮,要求停办保险,撤销保险机构,于是,从1959年到1979年是保险行业第四阶段,寿险行业停办了足足20年。

  赵老回忆到,1959年年底,我市共退还了10万份保险,退还保费75万元,相当于当年收取保费的90%。直至1980年人民保险公司重新挂牌经营,重庆保险业又开始了新的发展。

  而此期间,太平人寿因一直在海外经营,故未受影响,一直持续经营至今,已经有79年品牌历史,也是唯一一家持续经营到现在的民族寿险公司。

  第五阶段

  重庆保费增幅居全国前列

  1980年1月,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重庆公司的牌子再次挂起,人寿保险得以全面恢复。1997年,我市保险行业再次进入飞速发展的快车道,全市保费规模从当初的10亿元不到,发展到2007年的124.7亿元,10年时间保费增10倍多。07年保费收入继续保持高增长,增幅达到33.7%,位居全国第6位,保费规模位居全国19位,较07年初提升2位。

  截至07年底,全市已有3家保险法人机构、1家保险公司区域总部、23家保险分公司(包括07年在渝复业的太平人寿)、42家专业保险中介机构。

  以史为鉴,共同见证

  太平人寿有关负责人称,太平人寿邀请老保险人赵同生作了《细说历史,共话太平》的专题报告,让公司员工加深了对保险的认识,坚定了从业信心,纷纷表示将继承老保险人的传统,为重庆保险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该负责人表示,虽然本次活动已经结束,但希望社会各界继续关注保险业的发展,希望在保险业日益发展的今天,和广大市民一起见证今天重庆保险业的发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必三四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b34.net/baoxian/51047.html
广告位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admin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