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和私募都很迷茫
最近和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聊天。
”我现在已经成为1000亿基金的交易员。我们的一只基金刚刚放开认购,就获得了近100亿的净认购”,我说,好事,但他立刻表达了对如何使用这笔资金的困惑,”矛盾在哪里?最近很痛苦,市场上基本找不到便宜的股票。”。
”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一定要买呢?您甚至可以选择减仓。”
”如果减仓,预期调整未如期到来,排名肯定会下降。所以不仅我们,很多基金公司也不敢轻易减仓。”。
事实上,据笔者了解,今年上半年以来,许多私募股权基金一直在轻仓运营。当然,他们也陷入了另一种痛苦。另一位业内人士开玩笑说,”中国的股票和房地产是由汇率、股票和房价决定的资产包。由于汇率上涨较少,股票和房价将上涨更多”。他说,”赵私募刘私募不理解“资产包”的概念,所以一大早空仓,现在很郁闷”。
上海一位基金经理对公开发行和私募股权的两种痛苦给出了这样的解释:整个国内市场,包括证券公司,包括保险公司,除了私募股权,都处于兴奋状态。这种兴奋并不是说每个人都更鲁莽,而是说有很多数据,有很多机制,迫使你兴奋。
首先,包括基金公司和保险公司在内的大型国内投资者比较相对收益,而不是绝对收益。
在这种状态下,即使市场平均市盈率达到100倍,如果隔壁邻居的头寸仍然是80%和90%,除非你赌市场必须下跌,否则你的头寸不能减少到50%。在这种情况下,新基金或旧基金的拆分仍将进入股市,并继续购买蓝筹股。当蓝筹股继续上涨时,指数必然会上涨。其它股票,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向上的冲动,这样,整个市场就会继续变得特别兴奋。
此外,上市公司的利润确实在快速增长,这是市场以前没有预料到的。如果这种高增长能够持续下去,市场的高估值将是合理的。
相反,私募股权相对谨慎,因为它比绝对回报更多,而且他大多数人都在投资自己的钱,所以自上半年以来的整体回报大大失去了公开发行基金。
流动性过剩仍然很严重
公募基金兴奋痛苦的原因是手头资金不断增加。据统计,今年基金半年报披露的基民总数已达4349万,是去年年报披露的基民总数的4倍多。截至今年9月4日,新发基金的有效认购户数已超过5000万大关,达到5268.2万。与去年年报相比,平均每月增加550万户基民,每个交易日增加25万户左右。基民增长率是a股开户数的1.77倍,增长率是投资者增长率的几倍。
此外,根据申银万国8月份股市资金分析报告,截至8月31日,沪深股市资金存量约1.3万亿元,比7月份增加2200亿元。7月份,A股市股票基金净增长740亿元,同时创下当时股票基金峰值10800亿元。
与散户投资者相比,机构基金对市场的推广能力更为显著。根据经验数据,基金对市场的放大倍数基本上是5倍左右。换句话说,当股票股票保持不变时,每增加1亿元,流通市值就会增加5亿元。考虑到机构基金的推广作用更大,基金对市场价值的乘数也会更大。
在某种程度上,投资者向基民的转变也是如此”形势所迫”。今年”5.30行情”对于许多盲目进入市场的新投资者来说,他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风险教育课。然而,在主题股持续下跌的同时,一些高质量的蓝筹股表现出很强的抗跌能力。此后,他们也走出了持续上涨的趋势,充分展示了专家财务管理的优势。市场的剧烈波动和蓝筹股的持续上涨已成为投资者向基民转型的直接驱动力。
顺势而为,依然未雨绸缪
随着牛市的不断前进,市场心态变得越来越矛盾。许多投资者在恐惧和担忧下满仓,而其他投资者已经开始减仓。
一位股票市值数千万的投资者最近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每次买新股,都会卖出等量的旧股,一定要保持现有的仓位”,”最近做短线的次数明显增加,虽然还是比较成功的,但是一想到这样的操作违背了我的投资原则,就很不安。”
另一家大型机构开始关注房地产市场,”最近在各地买了几套商铺和房子,股市要考虑慢慢退出。” ,”在我的圈子里,越来越多的人有这样的想法并开始实施它。”
一位从事私募的朋友也表示,”我们都清仓了,现在市场风险越来越大,各种不利消息让我们无法继续持有股票”,”与H股相比,现在A股太贵了,我们要把主要精力放在H股上。”
然而,在市场主动调整之前是否一定是正确的?在这一点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不可能总是比市场聪明。大多数时候,我们应该尝试积极了解市场,因为我们从未见过如此大的牛市”,有业内人士这样说。
一位基金经理也指出,”作为一个合格的投资者,我们需要了解市场,适应市场,同时,我们需要经常提醒自己跑步。如果你固执地坚持一些固定的东西,可能会有一些问题。在这种状态下,最好适应市场。”